矿井机电运输岗点多、战线长、覆盖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是矿井安全生产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将“软肋”打造成“硬核”?通过近年来不停地改进革新实践,田陈煤矿以“大机电”思路为统领,通过“纵横联合”,有效提升了机电运输机专业管理上的水准,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模式。
“随着一提双优建设不断深入,以往各单位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不论在设备维修还是人才配备乃至技术上的支持上都已很难满足当前安全生产要。‘大机电’模式势在必行。”该矿机电副总工程师褚福星说。他们多次到先进单位学习取经,并召开相关会议沟通研讨,提出了“机电一家亲”理念,达成了“大机电”共识。
将各单位抽调的30名修东西的人组建“110应急预备队”,通过短期集中培训、相互熟悉现场,了解机电设施使用原理、维修情况,做到“召之即来、来者能战、战无不胜”,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日常工作中大家各守一方,当一家有困难时专业联手,以最短的时间解决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职能。
今年6月的一个晚上,矸石山翻罐笼发生故障,但此时修东西的人都已下班。随着机电调度一声令下,“大机电”模式启动,机电专业所有值班人员集才、汇智、同力,以最快速度排除了故障。
“现在敞开门干工作,难度大的工作各单位之间联合互助,真正的完成了共赢。”机电科科长赵增选说。
随着矿井装备升级,维修人才、技术和经验不足成为亟待重视的问题。该矿副矿长刘世春说,“要培养一批适应矿井发展、更好地为矿井服务的技术力量!”而他们创新实施的“专业搭台、区队行动、骨干参与”的机电设施“把脉问诊交流会”,便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成功之举。
在“把脉问诊交流会”上,他们经常组织一些老师傅以拉呱的形式,讲维修故事、机电案例、遇到的险事等,与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绝技、绝活和技术经验。然后将交流中涌现出的金点子、绝技绝活和“疑难杂症”破解方法整理汇编成实用的设备故障“诊断卡”,发给每位职工,让好经验好做法“一纸永流传”,为维护设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而今“把脉问诊”交流会已成为职工追捧的热门活动。职工们通过这一个活动,提升了技能素质水平,适应了新装备需求,促进了人机相宜。
此外,该矿还定期开展“红旗区队”“优秀班组”评比和“技术比武”活动,引导单位和职工在竞技交流中同进步、共成长,以此促进了机电运输管理上的水准整体提升。
矿山装备升级,对机电设施的检查质量和现场隐患排查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为此,田陈煤矿机电科实施了“隐患收购制”,充分的发挥职工熟悉现场环境、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隐患的优势,通过有奖征集的方式,举全员之力查找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提高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职工陈德志说:“我们反映问题都整改了,不仅保证了安全运输,自己也感到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据统计,实施“隐患收购制”后,该矿机电运输专业每月收到职工排查出的隐患达800余条,整改率达100%。这一做法成为该矿机电运输专业实施安全动态管理的得力之举。
此外,该矿机电运输专业还成立了“专家队”,以“巡查督促”“会诊帮扶”的方式,每月召开一次机电现场会,并利用ppt对检查情况做分析总结,从根源上杜绝了隐患再次发生。
今年上半年,“专家队”先后在运搬工区、皮带工区、运转工区等单位开展“对标会诊活动”6次,查出安全、质量、生产、和谐等各类问题89项,并责任到人、督促整改、定期验收。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